江苏盐都叛逆孩子特殊教育学校,全封闭叛逆孩子改造学校

法颐然 服务区域 7 0

青少年出现网瘾、叛逆、厌学、自卑、自闭、早恋、抑郁、肥胖、网赌等问题,为了帮助孩子戒除不良的习惯和培养健康心理,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去管教学校,通过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兴趣培养,法律讲堂等帮助问题少年全身心转变,小编整理了专治叛逆孩子学校,供您参考!

郭晶晶、霍启刚两口子对孩子的“吃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育儿的典型案例。

江苏盐都叛逆孩子特殊教育学校,全封闭叛逆孩子改造学校

本以为让孩子下乡种地、穿廉价衣服就够“狠”的了,没想到体育界这位郭晶晶的后辈比她还狠~

此前,刘璇作为奥运体操的冠军,在怀二胎时拍了自己一张瑜伽照,顶着几个月的大肚子依然倒立劈叉。

而彼时的她也正参加一档综艺节目的录制,在节目中刘璇和儿子的互动引起了不少争议。

爸爸是温柔的孔雀,妈妈是母老虎

节目中刘璇4岁的儿子对着镜头说:爸爸是温柔的孔雀,妈妈是母老虎;而老公王弢对刘璇的评价也是十分犀利:妈妈是铁血教育,只要她决定的事情,就必须要完成。

刘璇儿子的作息表:

除了睡觉之外,刘璇把儿子的学习计划精确到了每一个小时,除了午休、睡觉和吃饭外,就连玩耍时间都要运动。

刘璇每天都要求儿子练字,甚至在儿子闹情绪不想练字的时候,她也表示:“哭也得写,不哭也得写。开开心心地也得写,翻滚着也得写。”

她对孩子的生活起居也把控得十分严格。

工作人员问孩子有没有吃过果冻、巧克力、冰淇淋的时候,却得到了孩子的3个摇头,4岁的孩子一点零食都没有吃过,这是一个什么体验?

但刘璇觉得:孩子3岁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不管是肠胃还是牙齿都需要进行控制,这样才能有出色的身体素质。

因此她家的食物非常清淡,儿子至今的饭菜中依然一点盐都不放。

有网友觉得刘璇的教育方式太过严格,不能给予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也有很多网友表示支持刘璇的做法,认为孩子小时候就应该要严格一点,这样孩子长大以后会感谢妈妈的。

更多的人则觉得,有远见的父母就该“逼”孩子一把!

该如何看待“铁血育儿”?

从刘璇自身的成长经历来看,她践行了“自律即自由”的人生宗旨,才获得了如此精彩的人生。

刘璇从小就在体校学习,12岁就拿下了高低杠冠军,作为一名运动员,她每天都坚持着严苛的作息习惯。

每天六点就要起床,六点半完成早操,七八点吃完早饭后,八点半正式开始练习。

上午的练习完成后,12点~1点又去补充能量,下午两点半又开始训练,晚上七点半到八点做理疗,在睡觉前经历完查房,10点准时入睡。

这样的作息她整整坚持了十六年。

这也使得她认为人生是需要吃苦的,在吃苦和坚持之后,才能收获幸福。

当她成为母亲后,也想把这样的人生宗旨运用在儿子的教育上。

大家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都没有经验,所以我们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借鉴自己的人生经历。

人生成功者便如刘璇一般,总结出自己成功的关键,再将其放大百倍、千倍投入到孩子身上。

人生不如意者更是痛定思痛,在育儿道路上大大的反其道而行之。

有的孩子如父母设想那样健康长大、出人头地。

有的孩子则在令父母费解的叛逆中渐行渐远。

还有的孩子看似成功了,但指不定在哪个年纪爆发,成为各种各样社会新闻的主角。

直到在各类报道文章刨根问底之下才发现,

啊!原来我的做法一直是错的。可这么做的又不止我一个人,凭什么就我错了?

成人的幼稚病

江苏淮安34岁的陈女士已经身为人母,但她总觉得自己没有长大。

她不仅穿衣风格、房间布置全是低龄风,就连生活作风,都十分依赖父母。

患者明明生理是成年人,行为思想却幼稚得像个孩子,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装嫩”了,而是得了病。

陈女士去医院一问才知道,她的行为属于严重的“心理退行”,又称“彼得·潘综合征”。

接诊医生表示,这个病和父母的“过度保护”有关。

从小,孩子在父母的宠爱下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有什么,没受什么罪。

长大后,他依旧留恋父母的保护,遇事则习惯回避。

一旦没得到正确的指引,人生很容易走向“拒绝长大”的极端。

美国心理学会有项研究表明,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关注、保护的爸妈可能会伤害他们的情感发展。

父母对孩子的爱护,天性使然。

但倾尽一切为孩子造出的“温室”,最终却培育出一个又一个的“巨婴”。

反之亦然,当铁血教育用在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孩子身上,结局仍然不会美好。

这样的教育,最令人痛心!幼稚的不仅是心存依恋的母亲,也是妄图将自己的人生复制给孩子且不懂变通的大人。

我们似乎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一看孩子的内心,好好听一听他们说的话。

教育孩子是一场长久的修行,有的父母采取审慎的态度,有些则又非常随意,而这并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

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所谓因材施教,因的是孩子天生之材,施的是孩子所想之教。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孩子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他想怎样就怎样,那还不无法无天了?

“离经叛道”的想法也要尊重吗?

黄磊的大女儿多多一直是大家讨论的“问题儿童”,13岁染发、打耳洞、化妆,这些都是父母默许的。

也有一些家长直呼:黄磊的这样教育理念,不适合普通工薪家庭,孩子不要太早接触这些东西为好。

有这个顾虑的家长,是因为了解黄磊自己能力优秀,作为明星经济也条件好,就算染发也不会妨碍她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反观很多普通家庭,都不具备明星家庭的环境,害怕孩子“跑偏”。

会化妆的女学生会被视为“小太妹”,有纹身的青少年也被打上“不良”的标签。

标新立异的服饰、时下流行的明星、新奇有趣的电子游戏、热血燃放的音乐等等,这些在孩子眼中是潮流、时尚的代表,却无法引起家长的共鸣。

为人父母,总担心各种各样的事情对孩子有负面影响,总想着为孩子勾画出一个框框,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可这些行为真的属于“离经叛道”吗?

没有跟上时代脚步的家长,才会觉得孩子离经叛道。

其实,爱美不是错,喜欢新奇事物也不是错。

真正品行端正、能力优秀的孩子,不会因为打了一只耳洞,就只关注外表。

也不会因为喜欢一个明星,就不记得学习了。相反,爱美可以让孩子变得自信,喜欢一个明星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榜样。

可有些事情确实看不惯啊!

又或者大人明知道这么做就会有不好的后果,但是孩子却偏要按自己的想法做,这要怎么做到“充分尊重孩子想法”呢?

那就让孩子先学会承担后果!在必要的时候坚持底线。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在《如何培养负责任的孩子》中提到:

首先,父母要有包容孩子犯错的能力,让孩子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把每一次错误都当成一次成长的机会。

其次,每次犯错之后,我们都要和孩子一起反思,选择一个比较轻松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讨论,那天发生了什么,你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后可以怎样做。

最后,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我们很容易把学习和生活割裂开,认为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不用做。

然而恰恰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思维还不成熟,自己还没有能力分辨出能否承担,就算提前告知严重后果,孩子有可能仍然想去尝试。

比如沉迷一些看起来不好的事情(抽烟、沉迷网络等等),这其实是孩子们在逃避让人沮丧的现实。

现实中没有什么值得孩子们去回味的,自然就想在网络里寻找快乐。

这需要父母能过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并一起提高眼界。

曾经批判过现代诗毫无作用、炮轰文坛前辈的韩寒,在三十岁之后表示:现在越来越能接受多元化的东西,明白很多东西都存在它自己的价值。

心态成熟的人就会越能接受世界的多元化。我们很多时候普通家庭会抱怨时间少,却往往忽视了提升自己。

当我们自己放开了心态,不再固步自封,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发现孩子有些行为可以理解,可以支持,也不会担心孩子“跑偏”。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标签: 专治叛逆孩子学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