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泗洪叛逆孩子训练营,本篇权威讲解帮您排忧解难!

花雁蓉 素质教育 11 0

青少年出现网瘾、叛逆、厌学、自卑、自闭、早恋、抑郁、肥胖、网赌等问题,为了帮助孩子戒除不良的习惯和培养健康心理,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去管教学校,通过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兴趣培养,法律讲堂等帮助问题少年全身心转变,小编整理了江苏泗洪叛逆孩子训练营,接下来为您介绍。

江苏泗洪叛逆孩子训练营,本篇权威讲解帮您排忧解难!

高考成绩出来,这条新闻瞬间登上热搜!

“妈妈给高三儿子代练游戏”↓↓↓

什么?

居然有妈妈同意儿子玩游戏,甚至还帮儿子代练游戏?

遥想当年我们被父母从网吧抓回来的凄惨身影,评论里纷纷感叹:这又是别人家的父母!

很多家长对孩子打游戏都避如蛇蝎,觉得游戏是腐蚀孩子心灵的头号敌人,只要这个孩子一沉迷游戏,那多半没救了!

所以现在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对手机、游戏等避之不及,唯恐孩子沉迷。

就连后台很多家长也有很多家长抱怨:

孩子才上小学,就知道天天拿着手机打游戏了!我只好把手机藏起来!

孩子不但沉迷游戏,还呼朋唤友,每天和别人联机,已经没救了!

看看,这就是大部分家长对待游戏的态度,别说玩了,躲还来不及!

可是我们这位妈妈,却帮着儿子打游戏,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个让妈妈代练游戏的孩子是湖北武昌实验中学学霸王希,高考居然考了675的高分!

据他说,在高三时,因为学习任务紧张,不能玩手机,只好让妈妈帮他代练游戏,被他在游戏里“保级”。

而这位学霸妈妈不但没有拒绝儿子的要求,反倒满口答应下来,开始了自己的游戏之路!

高考结束后,儿子顺利取得高分,妈妈也圆满完成保级任务,结果喜人。

这则新闻看了让人不禁一笑,心里满是安慰,原来孩子沉迷游戏,也不全是坏事,甚至是一种激励。

但我们很少能做到像这位妈妈一样,理解儿子,帮助儿子,大部分家长在听到孩子这个要求时,第一反应一定是拒绝,第二反应一定是训斥孩子不懂事!高三了,还想着游戏的事。

但这位妈妈却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换一种方法,说不定能更加激励孩子!

我想,让妈妈完全同意代打游戏之前,他们一定做了好的协议:孩子,我允许你玩游戏,只要你努力。

这让我想起很久之前 ,有一条特别让人开怀的新闻:

孩子考了7分,老爸放一车烟花“庆祝”!

大家第一反应是:这老爸是被气糊涂了吧?

第二反应是:这是炒作吧?

第三反应:确定考的是7分,而不是第7名?

于是记者去采访这位家长得知:孩子真的只考了7分!家长也真的放了一车烟花!并且烟花价值上千元!

这家长真的被气糊涂了吧?

后来记者联系上视频的拍摄男子,宿迁市民周先生。周先生从事水泥运输工作,他说孩子成绩一直不好,得知孩子这次考了7分,其实自己并没生气,为了激励下孩子,便开车带孩子买了1000多元的烟花,在泗洪县崇岗山附近找了块安全地带开始燃放,整个过程持续了十多分钟。

周先生还告诉记者,孩子现在自己激励自己,前两天考试已经考到57分了。

这个解释很ok!这个结果也让人喜闻乐见!

网友们对此纷纷表示:↓↓↓

当初父亲要是这样对我,现在不得在清华呆着了!

进步神速,一下子提高了50分!

我儿子要是考了7分,我分分钟叫他屁股开花!

不一样的教育挺好,1000多换来提高50分也值了,只要能让孩子自己想通那都不是问题了。我

也努力在做一名佛系父母,年纪大了,还是保命要紧!

这家长把孩子当朋友来教育和感化呢,这波操作666了!

爱的教育,很棒!

评论里几乎没有提到异议的,大多是对这位家长的行为表示了赞同。

这位家长的行为与中国普遍家长的做法反其道而行,但却取得了不错的结果,让人觉得新鲜,最终不但引来关注,还让大家看到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周先生在采访中的一句话,值得引起家长们深思:

他坦言,因为这次的激励,孩子现在也十分懂事,主动进步,他燃放烟花的初衷也就达到了。

周先生说:“不知道其他家长教育孩子是什么样,有的人逼孩子这样那样的,我不喜欢。”

相信我们每个家长在面对孩子考出7分的成绩下,首先都会是暴怒和失望,想狠狠教育面前的孩子一番,为什么我这么辛苦的供你读书,你却只考了这么一点分数?你在学习到底有没有好好上学?然后通过训斥或者指责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并达到让孩子愧疚的目的。

这样被教育后的孩子确实会在短时间内因为害怕而感到愧疚,但时间长了,也就只有愧疚和害怕,没有别的了。

更甚的,孩子不但不会愧疚,因为父母的指责,还会让家庭关系变得紧张,继而反感家长,反感学习,到最后发展为厌学。

家长无论是打骂批评还是温柔鼓励,还是像周先生一样另辟蹊径,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进步,那么既然目的都是相同,温和的方式同样能达到效果,我们的家长为什么还要选择会伤害到孩子的暴力方法呢?

周先生这样做是因为他明白,自己只是孩子人生的指引者,而不是决策人。

他允许孩子不优秀,但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不努力。

真正的路,要靠孩子自己走,家长只能在后边助威、呐喊、加油,必要的时候推孩子一把,而不是指点孩子的人生,孩子没达到自己的要求,就批评一番。

而周先生这场爱的教育也让自己孩子领悟到了学习要靠自己的努力不断进步这点,才会令他进步神速。

这一千块钱的烟花钱花的值啊!

电视剧《陪读妈妈》,里边演绎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家长,以及这些家长影响下成长的不同性格的孩子。

驯兽师型

剧中丁一一的妈妈,把丁一一当做一头待驯服的小野兽。孩子还没读完高中,软硬兼施逼迫孩子独自去温哥华留学。丁一一费尽心思想要反抗,做出许多看似“叛逆”的事情。她在温哥华陪读的短短时间内,改网速、没收手机来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对孩子大吼大叫威逼孩子顺从听话;怕孩子早恋,甚至当着同学的面责备丁一一喜欢的女孩子。甚至通过搬家、接送孩子上下学来支配孩子的交际圈。

其实丁一一是一个心地善良、机灵活泼的孩子。可是他把妈妈对他的“好”,统统视为“虐待”。当他的自尊被妈妈揉碎之后,他对妈妈大声吼道:“你就是不希望我好!”经常和妈妈吵架、甚至用拳头砸玻璃。

绑架者型

剧中罗盼的妈妈就是典型的“绑架者”。罗盼家境一般,父母在国内经营一个小包子铺。他以公费交换生的身份到温哥华留学一年。由于家境贫寒,罗盼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欺负。所以经常会打退堂鼓,甚至想“和爸爸卖包子”才幸福。但是,他的妈妈希望他可以努力学习,考上“常春藤”。每每对孩子说教,就把“你这么做对得起我的付出么”挂在嘴边。

这种父母一直在孩子的心里种植愧疚感,春天撒下种子,秋天收获一大把。然后让孩子拿着这些愧疚感时刻提醒自己要顺从父母的心意。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大都不会幸福。他们压力颇大,做事畏手畏脚,无论有什么样的收获幸福感都很低。

保姆型

这种父母在孩子面前就没有那么强势了,相反有些过于小心翼翼。他们下雨天担心孩子淋雨、下雪天担心孩子滑倒、晴天担心孩子会中暑、出门担心孩子遇坏人……我们学校有一次举办亲子夏令营,一个孩子不愿意报名,他说:“要么我自己去,要么都别去。”可是他妈妈非要和他一起参加。我们当时都挺纳闷。到了目的地之后,这个妈妈一会儿给孩子递水,一会儿给孩子擦汗,孩子在站军姿时,她居然站在旁边扇扇子。孩子在军营里练习匍匐等动作时,她不时地发出尖叫声:“哎呀,你小心点儿!”“旁边那个孩子你别踩到他!”最过分的一次是跑到教官那里去给孩子争取只看不练的特权。那个孩子看着我们无奈地说:“我就说不来吧。”

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心里,有这样的父母是很丢脸的。他们会做一些很危险的事情来避免别的同学感觉自己“没断奶”、“乖宝宝”。比如说,打架、抽烟、喝酒甚至吸毒。

唐僧师傅型

这种父母最爱说教,别管什么场合,他们都可以自顾自地碎碎念。我爸爸就是这种类型的。基本每次吃饭都会对我和妹妹进行说教。而且他说教的内容散漫无目的,往往说了一顿饭的功夫,我和妹妹却找不到任何重点。有一次,我考试成绩退步,我爸爸一不帮我分析原因,二不帮我找解决办法,就知道坐在那里跟我讲大道理。“你不好好学习,你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人活一世,得要脸要皮,得争口气……”我听了一顿饭的功夫,倒是悟出点道理来了:我得好好学。可是,到底该怎样学?如何提高成绩?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种父母每天要跟孩子讲很多,可是跟孩子的沟通却做的一点都不好。孩子为了避免你的说教,会刻意回避向你咨询一切问题。这在孩子青春期是非常危险的。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找准位置,用对策略,扮演最对的角色。

不计回报地爱自己的孩子

明星张韶涵被父母“坑惨”一事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只因张韶涵没有兑现高额抚养费一事闹上法庭。此事一度对其本人事业造成不小的阻力。以至于后来家庭关系紧张,相亲相爱变成互怨互憎。这场较量里,没人是胜出者。

爱是相互的,你认真爱过孩子,孩子就一定会认真爱回来。

父母应该是领路人,而不是决策人

待人接物、勤俭节约、正直善良、按时作息、健康饮食、喜欢看书等等生活习惯上,孩子们更加需要一个榜样。我们应该做的是跟孩子执行同样的任务表,而不是你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却命令孩子在书房专心学习。

当孩子在做一些决定时,父母应该是建议者,而非决定者

在孩子需要做选择时,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提醒一些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比如孩子暑假是要参加社会体验还是要参加夏令营?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深入了解我们周围的人、事、物,你的适应能力会提高。选择后者,你的团队意识、集体生活能力会提高。那么你希望提升自己哪一方面的能力?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就OK了。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父母不仅仅是裁判,更应该是导师

在孩子的错误面前,我们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判断孩子是对还是错。而是应该帮助孩子直面错误,分析原因,总结经验,让错误有它出现的意义,从而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上去。比如说孩子早恋了,你不能用黄牌警告或者直接红牌罚下的方式去处理孩子的早恋对象。相反,我们应该明确告诉孩子在安全范围内,你们这种相互喜欢的感情是可以被接受的。然后再利用孩子渴望得到对方肯定的心理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在同学面前,父母不再是家长,而应该是朋友

孩子们的“面子”也很重要。当孩子邀请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我们的身份就用该由威严的父母转变成孩子的同龄人。有一双开明的父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要是父母能融入到孩子们群中讨论一下他们最喜欢的明星,那简直是“帅呆了”。孩子一定会非常自信、非常阳光。

孩子没有更换父母的权利,那么能不能让孩子不因选择了你而感到后悔?

谁也不是生来就会做父母,为人父母也是一场修行,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去改进。

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合格的父母,成为孩子的骄傲和榜样。

标签: 全封闭高中学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