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丰封闭式问题青少年改造学校,初中生叛逆管教学校

花雁蓉 服务区域 14 0

当今社会,许多家庭都面临着孩子叛逆的问题。孩子们的挑战行为、不听话和对抗性成为了许多家长心中的忧虑。针对孩子的这些叛逆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专管叛逆期孩子的特训学校,可以为这些家庭带来希望与改变。小编整理了叛逆小孩全封闭管教学校,供您参考!

区关工委和教育局联合召开全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观摩推进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盐城市关工委等五部门通知精神,学习先进,交流经验,采取措施,补齐短板,推动全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点)工作进一步“强内涵、提质量、上水平”,为以留守、困境儿童为主体的少年儿童打造离校不离教不失管的优质校外教育阵地,6月2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关工委和区教育局联合召开全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观摩推进会。各镇(区、街道)关工委主任,各镇(区、街道)中心站所在学校分管校领导和大中街道成人校、小海镇文化站负责人,区教育局分管领导、关工委主任、普教科负责人,区直小学和相关小学的分管校领导等共56人参加会议。

江苏大丰封闭式问题青少年改造学校,初中生叛逆管教学校

上午,全体与会人员观摩了小海镇校外教育中心辅导站、小海小学“儿童关爱之家”、万盈小学校外教育中心辅导站、大桥镇双丰村李俊山家庭辅导点、草庙镇房永忠家庭辅导点、草庙小学校外教育中心辅导站等现场。

下午在草庙镇政府召开会议。会上,区关工委副主任郁飞和大家一起学习了盐城市关工委等五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城乡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的意见》精神,区关工委主任朱达丰对全区积极推进校外教育辅导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提出了全区进一步做好校外教育辅导工作的意见;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冯惠琴就进一步加强校站结合、融合推进校外教育辅导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草庙镇和小海镇关工委、草堰小学和万盈小学、西团赵场村董禹康和大桥双丰村李俊山等作了典型交流发言。

推动校外教育辅导工作“强内涵、提质量、上水平”大丰区关工委 朱达丰

全区校外教育辅导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盐城市关工委等五部门通知精神,进一步“强内涵、提质量、上水平”,努力建设优质校外教育阵地,让少年儿童特别是留守、流动、困境儿童在假日离校不离教不失管有个好去处。

一、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实行一体化运作。一是坚持资源共享。全区各镇(区、街道)中心辅导站、村(居、社区)辅导站,都要按照“场所固定,设施齐全,正常办学,规范管理”要求,与联办单位的教育教学资源实行共建共享。二是实行一体化运作。各中心站、村(居、社区)站,要实行站(校外教育辅导站)、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家长学校)、家(儿童关爱之家)“一体化”运作,即一个阵地、三块牌子、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三是切实补上短板。城区范围内的小学,既要在学校内办好校外辅导站,又要与学校施教区内的社区联办校外辅导站。四是大力培植家庭辅导点。

二、在职教师为主力,“五老”为主体,优化辅导员队伍。校站结合工作摆上位置。区教育局要积极推进在职教师参与关工系统公益性校外教育辅导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在职教师选派形成机制。镇(区、街道)关工委联合镇(区、街道)社事办与辖区学校协商落实,安排相应在职教师到本校的联办站,到镇(区、街道)、村(居、社区)自办辅导站开展辅导。坚持关工委办站主体责任。镇(区、街道)关工委负责本地域校外教育辅导站(点)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督查工作;镇(区、街道)、村(居、社区)关工委对本级自办站担负主体责任;镇(区、街道)和有关村(居、社区)关工委,要主动参与联办学校站的日常管理和有关问题的协调。

三、加强组织,完善制度,促进校外教育辅导工作常态坚持。一是健全组织领导,确保校外教育辅导工作有人管。镇(区、街道)成立镇(区、街道)校外教育辅导工作委员会,村(居、社区)成立村(居、社区)校外教育辅导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强化管理班子,确保校外教育辅导工作有人做。镇(区、街道)中心辅导站以镇(区、街道)关工委为办站主体,明确一名主任或副主任任中心辅导站站长,联办单位分管负责人任中心辅导站常务副站长。与村(居、社区)联办的学校站以学校为办站主体,明确一名校领导任辅导站站长,联办村(居、社区)关工委专职主任任副站长。村(居、社区)辅导站以村(居、社区)关工委为办站主体,村(居、社区)关工委专职主任任辅导站站长,聘请村(居、社区)妇女主任(“关爱之家”儿童主任)兼任辅导站副站长。三是严格管理制度,确保校外教育辅导工作有规矩。四是争取经费支持,确保校外教育辅导工作有保障。

坚持“校站结合”,进一步推进校外教育辅导工作大丰区教育局 冯慧琴

一、提高认识,全面落实会议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多种课外及校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关工系统关心下一代的主阵地,“校站结合”,共同办好关工系统的校外教育辅导站,正是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在校外课后得以坚持、延伸和拓展的重要载体。

二、提升质量,全面推进校站建设。一是强化阵地建设。学校现有教育设施,要积极向校外辅导站开放。对因布局调整撤并的闲置校舍、场所及教育设施,要积极协调提供给当地校外辅导站使用。各社区教育中心也要开放资源,参与校外辅导站工作。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各学校要派出一定数额的在职教师担任辅导员,在假日到辖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开展辅导工作。三是强化活动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业辅导和才艺培训活动,提高育人功能。

三、提优管理,全面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健全规范教育制度。要根据校外教育辅导站的教育教学工作特点和规律,形成切合实际、便于执行的规章制度。二是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参加辅导站工作人员的考核,以此推动在职教师进站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三是突出安全责任管理。所有辅导站,都要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管理,严防一切意外事故的发生。

把校外教育辅导站办成假日乐园草庙镇关工委 杨永安

草庙镇现有校外教育辅导站18个,家庭辅导点5个。镇中心站2016年6月和2020年10月分获“全市优秀校外教育辅导中心站”、“全省优秀校外教育辅导中心站”殊荣。

加强领导,校站结合,增强了办学能力。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办好校外辅导站工作。镇建立了校外教育辅导工作领导小组,支持辅导站建设。镇关工委主任任中心站站长,联办的草庙小学副校长、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任副站长。各村(居)相应建立了校外辅导站工作领导小组,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为辅导站站长,均有2-3名“五老”担任辅导员协助管理。早在2015年,镇党办出台了《办好村级辅导站会办纪要》,明确以居住本村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主,派驻16个村(居)辅导站任兼职辅导员。草庙小学先后6任校长持续支持中心站办学,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与中心站共享,常年安排4名在职教师参与辅导。“校站结合”提升了全镇辅导站办学能力。

打造重点,培植基地,推动了面上发展。镇关工委着力把中心站打造成全镇典型,中心站的5位老校长、老教师13年坚守阵地,累计组织开展活动800多次,平均每年活动60次以上,参加活动的孩子1.2万多人次。中心站制订的活动计划,编写的授课提纲和教案,都与各村(居)辅导站(点)资源共享。镇关工委连续4年于暑假结束前,在中心站举办有全镇辅导站(点)优秀学员参加的活动成果展示活动,镇政府提供奖品。中心站坚守阵地办站的事迹,在全市基层关工委骨干培训班上交流,在江苏少年网和《大丰日报》关心下一代专栏报道。

坚守初衷,全面办学,高兴了学生家长。全镇校外教育辅导站(点)坚持无偿办学,坚持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正确方向,突出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重视法治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补习语文、数学、外语,开展书法、绘画、电脑、棋类、球类等才艺技能培养。自2015年以来,镇关工委通过对村(居)辅导站(点)半年考核兑现“以奖代补”一次的办法,激发了村(居)辅导站(点)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全镇90%以上的辅导站(点)常年活动不断线。

坚持抓两头带中间 办实办好校外辅导站

小海镇关工委 陈锦才

小海镇2008年12月起相继在镇和村(居)创办了辅导站(点),镇关工委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地抓在手上,真正做到了真办常办。

真抓实干,常态办好中心辅导站。镇校外教育中心辅导站由镇关工委、镇文化站联办在文化站。每年年初,镇关工委提出全镇校外教育辅导工作意见,随时序制订中心站寒暑假和春秋学期活动计划。中心站活动,双休日每周一次,暑假每周二次,寒假则择机安排。镇关工委争取到小海小学支持,安排3-4名优秀的老师来中心站辅导,保证了辅导站办班质量。中心站活动以铸魂育人为主要目标,同时,指导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培养兴趣爱好,如学写毛笔字、下象棋、绘画等。联办的镇文化站将图书室、电脑室向学生开放,举办的读书活动让中心站的孩子参加,丰富了中心站的活动。

发挥优势,大力培植家庭辅导点。镇关工委从家庭环境、创办人品德素质、从事家庭辅导的热情、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定的专业水平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条件符合一个发展一个,有序创办家庭辅导点。唐中村家庭辅导点创办人、退休老校长单应发,主动创办家庭辅导点。他把宽敞的堂屋作为教室,还在宅后新建了封闭式的3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镇关工委着力培植他为全镇的典型。镇关工委每年对家庭辅导点督查两三次,对老师老弱病残、不能正常活动的家庭辅导点及时调整,尽可能就近就便创办或移植新的家庭辅导点。

紧抓不松,巩固提高村(居)办辅导站。在镇领导的支持下,校外辅导教育站(点)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对村(居)全面工作考核。镇关工委每年上半年和年终两次组织督导考核,加强对村(居)办辅导站的指导、协调、服务和管理。

校站携手育苗 共写德育新篇

草堰小学 刘银山

草堰镇校外教育中心辅导站是镇关工委与草堰小学联合创办的,多年来坚持校站结合,早在2017年就被表彰为“全省优秀校外教育辅导站”。

学校全力支持,为中心站建设搭建宽广的舞台。创建之始,校长黄文荣腾出自己的办公室办站,后来又挤出一间教室创建中心站电子阅览室。去年,学校为中心站配置了触屏多媒体大屏幕一体机、实物展示台、两台微型无人机等现代化电教设备。学校的各种多功能教室优先对中心站开放,孩子们书法、绘画等兴趣活动都有专门的活动场地。

优化师资队伍,让中心站活动拥有人力支撑。学校先后安排了20名在职教师到站参与辅导,正常参与的有10名,除课业辅导外,还有管乐、绘画、机器人、篮球、舞蹈、合唱等文体才艺。优质的辅导员队伍,让中心站始终保持高质量发展,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增加学生活动兴趣。

重视主题教育,让中心站活动融入乡土特色。镇关工委“五老”与学校在职教师携手,利用草堰的古盐运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主题教育。如把有关粟裕大将在草堰战斗的革命事迹编成《地图·中心的战场》《只嫌高不嫌低》《我是沧海一粒粟》等小故事。节假日,辅导员带领孩子们参观古盐、红色、农耕、茶食、水浒等古迹遗址,孩子们把这些红色文化、乡土文化刻在了心里。

坚持“站、校、家”结合,为中心站活动拓展新空间。中心站与家长学校相结合,注重对家庭教育的交流和指导,注重学生与家长心灵上的和谐共振,用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校的“关爱之家”,借助中心站活动阵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关爱活动,让留守、困境孩子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目前学校正在对照上级要求,争创省级“关爱之家”,使之成为留守、困境等特殊儿童的温馨港湾。

以爱为本呵护莘莘学子 以德为先培育时代新人万盈小学 胡文兵

万盈镇校外教育中心辅导站是由镇关工委和我校联办的。学校先后荣获“大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盐城市优秀校外教育辅导站”“盐城市关爱留守儿童示范校”殊荣。

形成机制,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搭建领导班子。镇关工委主任彭银忠任中心站站长, 小学分管副校长、校关工委专职朱春亚任副站长,明确职能科室负责中心站教学计划的制订、在职教师的落实、辅导内容的安排。遴选在职老师。学校选派有奉献精神、业务精、能力强、不同学科的在职教师参与支持村办辅导站点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中心站安排在职老师,指导各村(居)站制订实施计划、活动内容,开设示范公开课,组织基层站(点)辅导员到中心站观摩学习。

以德为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德育氛围。中心站建成“红色文化展览馆”,建成“农耕文化墙、农具展览馆、农耕体验园”,建成百德故事墙、红色文化楼道、快乐文化广场,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开展德育活动。今年中心站围绕“颂建党百年、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开展了瞻仰先烈铭初心、将军母校讲党史、红色影片大家看、辉煌党史大家讲、红色村居大家访、红色歌曲大家唱系列活动。参与社会实践。中心站老师带领假日志愿者小队走上街头、走进居委会,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手册,捡拾垃圾、清除街道“牛皮癣”,争做文明城镇创建宣传员、志愿者、监督员。

精准发力,关爱呵护“四特”学生。搭建关爱网络。学校每学期都对“四特”生进行调查登记,一人一档。组织科任教师、“彩云妈妈”“阳光爸爸”,落实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制度。搭建亲情平台。学校建立了“心灵寓所”,为留守的寄宿学生读书、上网课、视频通话提供了场所,特设标准化心理咨询室,聘请专职老师疏解学生成长压力下的心理问题。保障幸福成长。学校关工委、大队部常态组织“冬日暖阳,爱心助学”“五月好风光,阳光暖校园”“七彩夏日”“金秋助学行动”等师生关爱行动,逢年过节,校领导和班主任还登门看望慰问“四特”学生。

用真情爱心办好家庭辅导点西团镇赵场村校外教育家庭辅导点 董禹康

我叫董禹康,2018年在家创办了西团镇赵场村校外教育家庭辅导点。几年来,我尽己所能,做了一点工作,家长们说:“把孩子送到董爷爷老师这里来,我们放心!”

不忘初心,自加压力,创办家庭辅导点。2017年春,我看到左邻右舍的孩子们节假日里无处可去,缺乏良好的成长环境,主动向村两委会请缨创办家庭辅导点,得到村领导同意。5月,我在家筹办起家庭辅导点,把儿子的三间主屋腾出来,布置有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有励志名句,有辅导课程安排表,有安全责任书和安全防护措施,后院整修改造成封闭式活动场所,放置了乒乓球桌,镇、村关工委赠送了学桌椅。7月,辅导点正式挂牌开课,正常有10多名孩子来参加学习活动。我正常供应茶水,夏天有时提供冰红茶,家长不能及时接走的孩子,我就安排就餐。2020年,区关工委还送来了空调和电脑,提高了活动阵地的品质,更增强了我办好辅导点的信心。

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周六上午是辅导点活动时间。我常用说快板的形式,来引导他们颂扬党的丰功伟绩、国家建设的伟大成就、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发了孩子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我以课业辅导为主,暑期还聘请回乡大学生开英语课,孩子们的成绩都有明显进步。我自费购买音响、电子琴、笛子等乐器和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器材,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突出主题,形式新颖,积极传承红色基因。我把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作为辅导点活动的重中之重。今年,我积极开展“颂建党百年、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3月28日,组织村辅导站和我点上10名少年儿童,前往大龙革命烈士陵园,祭扫长眠在此的李增援、姚仲仁等革命先烈,还来到白驹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纪念地参观,“探寻红色足迹,体验铁军精神”;组织他们游览梦幻迷宫,在娱乐中进行渗透性的国防教育。清明节那天,组织孩子们登录中华英烈网,参与“致敬2021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

倾心倾力办好家庭辅导点大桥镇双丰村校外教育家庭辅导点 李俊山

我叫李俊山,大桥镇双丰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2017年7月,我响应上级关工委号召,领办了“俊山校外教育家庭辅导点”。

下决心领办家庭辅导点。我利用政治科技学校、村里的大小会议,到左邻右舍、到附近村民小组,就创办家庭辅导点进行广泛宣传,得到群众认可,更激发了学生参加活动的好奇心。2017年7月暑假,俊山校外教育家庭辅导点挂牌开班。起初来辅导点的学生只有邻近的三四个,后来还吸引了邻村和外乡镇、村居暑假到奶奶、外婆家度假的学生,最多时有12个学生。

用真心办学务求实效。我常带领学生观看本村历史景点,瞻仰革命烈士墓碑,组织朗诵会、故事会,请镇村有关人员到点上上法治课,引导孩子们从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知法、懂法、守法,做新时代的接班人。城区人民路小学品学兼优的学生姚歆怡假期回家,我请她到点上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把她的演讲拍成视频上传到村微信群和镇关工委群,放大了榜样效应。4组初中生邹涵宇参加辅导点学习后,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大有进步,他写的在辅导点学习活动的体会被班主任安排在班上读给同学听。去年防疫期间,学生居家上网课,我通过微信群,不仅向辅导点的学生家长,还向全村学生家长提出防疫抗疫不松懈、居家学习不放荡的建议,协助“问题”孩子的家长做工作,为孩子们从居家学习顺利过渡到学校学习出了一份力。

用爱心热忱服务孩子。对接送孩子有困难的家庭我主动包带包送,我送孩子回家时直到与他们亲人手接手才放心。来辅导点的学生,先后有6个是离异单亲家庭的,我常拿出糖果、饼干、水果、牛奶招待他们。1组学生赵芹曾是我点的学生,2018年高考被扬州大学录取,却没有钱上学,我向上级关工委和村领导汇报,争取到慈善机构和民政部门计7000元助学金,为她圆上大学梦,她现在成了我辅导点暑期英语“专职”辅导员。

标签: 叛逆小孩全封闭管教学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